每日經濟新聞12月22日:業績、分紅穩增,雙輪驅動戰略見效,珠海港并購再落一子打通“黃金水道”
2021/12/22
12月22日,珠海港(000507,SZ)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了擬參與競拍珠海港弘碼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弘碼頭)100%股權的議案,在優化港口業務布局的道路上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此前,珠海港公告表示,此次收購港弘碼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有助于珠海港快速提升整體資產規模,提高港口物流綜合服務業務的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豐富西江戰略內涵的同時,完善公司集疏運體系,進一步夯實珠海港在華南區域的競爭優勢,助力公司實現整體戰略規劃目標,從而增強股東回報。
實際上,作為大灣區內重要港口企業之一,珠海港投資眼光獨到且精準,近年來在港口航運物流及新能源主業進行多項并購,且投資頗有成效。東興證券研報分析就指出,經過近幾年的產業布局,珠海港港口航運協同效應逐步展現,業績處于快速上升期。
標的盈利能力正增強
今年12月7日,珠海港發布公告稱,為加快發展壯大公司港口航運物流主營業務,構建完善的集疏運體系,全面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同時推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擬以不超過11.96億元公開參與競拍港弘碼頭100%股權,后者由珠海港控股股東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港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珠海港航經營有限公司共同持有。
公告顯示,港弘碼頭主要從事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干散貨碼頭的投資、建設、管理和經營,配備15萬噸級煤炭接卸泊位和7萬噸級裝船泊位,擁有先進的碼頭設施。
港弘碼頭自2016年12月正式投產運營以來,業務發展成熟,吞吐量穩步增長,效益逐年向好。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港弘碼頭實現營業收入約1.54億元,凈利潤約122萬元;2021年1-10月實現營業收入約1.46億元,凈利潤約1,714萬元,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2016年5月,珠海港集團承諾,“在港弘碼頭正式運營并實現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盈利后,或者根據上市公司的戰略考慮和建議,擇機將其屆時持有及控制的港弘碼頭適當比例股權整合進入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以減少與上市公司之間存在的同業競爭”。
目前來看,隨著港弘碼頭有望實現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盈利,珠海港收購整合港弘碼頭條件已初步成熟。
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并穩中向好發展,國內對于煤炭、礦石等大宗原材料的需求走強,預計港弘碼頭吞吐量也將持續增長,投資效益將得到進一步的顯現。
新增碼頭助力打通“黃金水道”
據了解,珠江-西江流域被稱為連接西南和華南的“黃金水道”,而港弘碼頭并不是珠海港在“黃金水道”上的首次投資。
根據公開信息,珠海港積極推進實施“西江戰略”,已在該流域先后投資布局云浮新港、梧州港務和桂平新龍碼頭3個干散貨碼頭,共控制西江泊位17個,運營26條西江駁船快線,控制船舶運力超100萬噸,基本覆蓋西江沿線主要港口。
東興證券研報指出,西江流域港口受益于港航配套服務、全程物流供應鏈的協同發展,吞吐量明顯提升:云浮新港上半年貨物吞吐量增長64%;梧州港糧食中轉業務發展良好,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63%,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75.54%。
有分析指出,珠江-西江流域的“黃金水道”橫貫廣東、廣西,上聯云南、貴州,下通香港、澳門,且目前對于該水域的經濟發展規劃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更為珠海港拓展西江流域這一貨源腹地帶來了良好機遇。
與此同時,港弘碼頭所在的高欄港區是粵港澳大灣區聯結西江流域的重要出海門戶,距離國際主航道僅1海里,天然資源優勢突出,可以更加敦實珠海港現階段開展的大宗散雜貨南北航線業務,與長江流域興華港互通,增強航運板塊運營效益。
此外,港弘碼頭背靠大灣區廣闊經濟腹地,該區域內鐵路線路四通八達,港弘碼頭如把握港珠澳大橋、黃茅海大橋、鶴港高速延長線、金海大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及建設契機,也將具備強大的運輸能力。
業績、分紅三年來快速增長
近年來,珠海港在港口和新能源領域頻繁發力,通過要約收購港股上市公司興華港口、控股創業板上市公司秀強股份(300160)、參股天倫燃氣(01600.HK)、購買風電資產等一系列舉措,珠海港“港航物流+新能源”的主業發展格局逐漸清晰。
根據珠海港發布的2021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87%,充分說明公司此前確立的戰略舉措成效顯著。
在主業規模愈發壯大的同時,珠海港也積累了相應的并購后管理整合能力。未來隨著投資、并購項目的逐步落地及協同效應的顯現,珠海港整體經營效益有望穩健提升。
太平洋證券此前研報稱,珠海港近3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達到23.2%,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增速也達到18.4%。同時,公司的分紅比例逐年攀升,近三年分派股利復合增速18.6%,“我們認為,公司業績和分紅穩健增長,雙輪驅動戰略已見效!
此前,珠海港公告表示,此次收購港弘碼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有助于珠海港快速提升整體資產規模,提高港口物流綜合服務業務的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豐富西江戰略內涵的同時,完善公司集疏運體系,進一步夯實珠海港在華南區域的競爭優勢,助力公司實現整體戰略規劃目標,從而增強股東回報。
實際上,作為大灣區內重要港口企業之一,珠海港投資眼光獨到且精準,近年來在港口航運物流及新能源主業進行多項并購,且投資頗有成效。東興證券研報分析就指出,經過近幾年的產業布局,珠海港港口航運協同效應逐步展現,業績處于快速上升期。
標的盈利能力正增強
今年12月7日,珠海港發布公告稱,為加快發展壯大公司港口航運物流主營業務,構建完善的集疏運體系,全面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同時推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擬以不超過11.96億元公開參與競拍港弘碼頭100%股權,后者由珠海港控股股東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港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珠海港航經營有限公司共同持有。
公告顯示,港弘碼頭主要從事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干散貨碼頭的投資、建設、管理和經營,配備15萬噸級煤炭接卸泊位和7萬噸級裝船泊位,擁有先進的碼頭設施。
港弘碼頭自2016年12月正式投產運營以來,業務發展成熟,吞吐量穩步增長,效益逐年向好。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港弘碼頭實現營業收入約1.54億元,凈利潤約122萬元;2021年1-10月實現營業收入約1.46億元,凈利潤約1,714萬元,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2016年5月,珠海港集團承諾,“在港弘碼頭正式運營并實現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盈利后,或者根據上市公司的戰略考慮和建議,擇機將其屆時持有及控制的港弘碼頭適當比例股權整合進入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以減少與上市公司之間存在的同業競爭”。
目前來看,隨著港弘碼頭有望實現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盈利,珠海港收購整合港弘碼頭條件已初步成熟。
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并穩中向好發展,國內對于煤炭、礦石等大宗原材料的需求走強,預計港弘碼頭吞吐量也將持續增長,投資效益將得到進一步的顯現。
新增碼頭助力打通“黃金水道”
據了解,珠江-西江流域被稱為連接西南和華南的“黃金水道”,而港弘碼頭并不是珠海港在“黃金水道”上的首次投資。
根據公開信息,珠海港積極推進實施“西江戰略”,已在該流域先后投資布局云浮新港、梧州港務和桂平新龍碼頭3個干散貨碼頭,共控制西江泊位17個,運營26條西江駁船快線,控制船舶運力超100萬噸,基本覆蓋西江沿線主要港口。
東興證券研報指出,西江流域港口受益于港航配套服務、全程物流供應鏈的協同發展,吞吐量明顯提升:云浮新港上半年貨物吞吐量增長64%;梧州港糧食中轉業務發展良好,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63%,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75.54%。
有分析指出,珠江-西江流域的“黃金水道”橫貫廣東、廣西,上聯云南、貴州,下通香港、澳門,且目前對于該水域的經濟發展規劃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更為珠海港拓展西江流域這一貨源腹地帶來了良好機遇。
與此同時,港弘碼頭所在的高欄港區是粵港澳大灣區聯結西江流域的重要出海門戶,距離國際主航道僅1海里,天然資源優勢突出,可以更加敦實珠海港現階段開展的大宗散雜貨南北航線業務,與長江流域興華港互通,增強航運板塊運營效益。
此外,港弘碼頭背靠大灣區廣闊經濟腹地,該區域內鐵路線路四通八達,港弘碼頭如把握港珠澳大橋、黃茅海大橋、鶴港高速延長線、金海大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及建設契機,也將具備強大的運輸能力。
業績、分紅三年來快速增長
近年來,珠海港在港口和新能源領域頻繁發力,通過要約收購港股上市公司興華港口、控股創業板上市公司秀強股份(300160)、參股天倫燃氣(01600.HK)、購買風電資產等一系列舉措,珠海港“港航物流+新能源”的主業發展格局逐漸清晰。
根據珠海港發布的2021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87%,充分說明公司此前確立的戰略舉措成效顯著。
在主業規模愈發壯大的同時,珠海港也積累了相應的并購后管理整合能力。未來隨著投資、并購項目的逐步落地及協同效應的顯現,珠海港整體經營效益有望穩健提升。
太平洋證券此前研報稱,珠海港近3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達到23.2%,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增速也達到18.4%。同時,公司的分紅比例逐年攀升,近三年分派股利復合增速18.6%,“我們認為,公司業績和分紅穩健增長,雙輪驅動戰略已見效!